養老投資
嘉實將養老金業務定位為長期戰略業務,深度涉足包括主權財富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、企業/職業年金、養老目標基金在內的三大養老業務 養老投資主頁 |
---|
如果為城(農)商行的客戶做一個畫像,他可能是鉗工出身的工廠老陳,是返鄉創業的養殖小李,也可能是直播帶貨的達人小張。城(農)商行服務著我們身邊熟悉的小生意,它直接面對著一批最有煙火氣、最有親近感的客戶,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提供著最有溫度的服務。
截至2021年,全國城(農)商行總資產已經達到96萬億元,占銀行總資產的29%,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分別占到銀行業的39%和46%。城(農)商行已經成為支持地方經濟建設、促進鄉村振興、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主力軍。
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,新變化、新機遇正在發生,一方面個人與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更加多樣,共同富裕催生財富管理的長期需求,財富管理價值鏈亟待優化;另一方面,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,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傳統銀行業務體系正在經歷一場全鏈路變革。創新往哪里走,合作往哪里去?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考題。
為了回答這一問題,2022年嘉實基金結合行業發展實際,通過數月的調研分析,推出了《2022城(農)商行發展白皮書》。白皮書系統梳理了中國城農商的發展歷程,對監管政策、業務轉型進行了整理,并結合海內外發展經驗,探討了城(農)商行未來發展的可能,以及與公募基金強化合作的方向。
今天,《2022城(農)商行發展白皮書》正式發布,白皮書共分為十章,共9萬字,主要涵蓋過往歷程、監管方向、業務發展、銀基合作四個部分。
在過往歷程部分,城(農)商行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信用社改制期、異地擴張期、同業擴張期與監管趨穩、趨嚴四個階段。城(農)商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、本世紀初,陸續由信用社改制為城商行、農商行,通過明確統一的主管部門、確立清晰、規范的內控制度和股權結構。2020年以來,監管更加強調穩健發展,注重提升區域性銀行的抗風險能力。
在業務發展上,當前區域性銀行面臨利率市場化、制度改革加速、鄉村振興等宏觀環境與機遇挑戰。面對新環境,區域性銀行的業務經營迎來新的調整。存款業務方面,監管著力規范結構性存款、靠檔計息存款、互聯網存款等產品,引導存款業務合規發展。2021年以來,為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,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再次提速,緩釋城(農)商行存款成本上行壓力。貸款業務方面,房地產貸款原為銀行核心業務之一,但在集中度調控影響下增速不斷下滑,存量地產風險也在不斷暴露。普惠金融、涉農存款成為區域性銀行發力重點。
金融市場業務方面,過去城(農)商行曾通過大量配置非標資產,驅動資產快速增長,然而,非標投資存在較大風險隱患,監管對其逐步規范。非標業務規模壓降頗有成效,直接融資成為投資的主要組成部分。資管新規后銀行理財業務凈值化轉型順利推進,城(農)商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成為重要發展方向。
在銀基合作上,近年來城(農)商行與公募基金的雙向合作現象越來越普遍,兩者合作具有多重優點。在投資側,銀行在固收投資領域享有傳統優勢,但權益投資仍是短板,通過與公募基金在投顧服務和資金委外合作,強化權益投資布局。產品側,銀行加大公募基金代銷可豐富多元產品貨架,公募基金在和銀行的代銷合作中,有望借助銀行的渠道優勢,觸及更廣泛的客群,強化自身產品的品牌效應??蛻魝?,銀行與基金合作有利于共筑財富管理生態,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價值陪伴。
此外,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在助推城(農)商行與公募基金的合作,一方面金融科技有助于豐富客群畫像,“千人千面”實現財富管理精準營銷。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助力銀行與公募基金共建財富管理生態,打造一站式陪伴服務,為財富管理注入“溫度”。
獲取《2022城(農)商行發展白皮書》完整版,請聯系您的機構客戶經理,感謝您的閱讀。
*基金投資需謹慎。投資人應當閱讀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說明書》《產品資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,特別是特有風險,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、投資經驗、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?;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、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。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,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。
一本白皮書,記錄城(農)商行發展的27年
2022-12-08 來源:嘉實基金 關鍵詞: 基金 投資 理財
如果為城(農)商行的客戶做一個畫像,他可能是鉗工出身的工廠老陳,是返鄉創業的養殖小李,也可能是直播帶貨的達人小張。城(農)商行服務著我們身邊熟悉的小生意,它直接面對著一批最有煙火氣、最有親近感的客戶,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提供著最有溫度的服務。
如果為城(農)商行的客戶做一個畫像,他可能是鉗工出身的工廠老陳,是返鄉創業的養殖小李,也可能是直播帶貨的達人小張。城(農)商行服務著我們身邊熟悉的小生意,它直接面對著一批最有煙火氣、最有親近感的客戶,為中國經濟的毛細血管提供著最有溫度的服務。
截至2021年,全國城(農)商行總資產已經達到96萬億元,占銀行總資產的29%,三農貸款和小微企業貸款分別占到銀行業的39%和46%。城(農)商行已經成為支持地方經濟建設、促進鄉村振興、推動普惠金融發展的主力軍。
在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的當下,新變化、新機遇正在發生,一方面個人與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更加多樣,共同富裕催生財富管理的長期需求,財富管理價值鏈亟待優化;另一方面,利率市場化改革持續推進,金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,傳統銀行業務體系正在經歷一場全鏈路變革。創新往哪里走,合作往哪里去?成為行業發展的新考題。
為了回答這一問題,2022年嘉實基金結合行業發展實際,通過數月的調研分析,推出了《2022城(農)商行發展白皮書》。白皮書系統梳理了中國城農商的發展歷程,對監管政策、業務轉型進行了整理,并結合海內外發展經驗,探討了城(農)商行未來發展的可能,以及與公募基金強化合作的方向。
今天,《2022城(農)商行發展白皮書》正式發布,白皮書共分為十章,共9萬字,主要涵蓋過往歷程、監管方向、業務發展、銀基合作四個部分。
在過往歷程部分,城(農)商行的發展歷程可大致分為信用社改制期、異地擴張期、同業擴張期與監管趨穩、趨嚴四個階段。城(農)商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、本世紀初,陸續由信用社改制為城商行、農商行,通過明確統一的主管部門、確立清晰、規范的內控制度和股權結構。2020年以來,監管更加強調穩健發展,注重提升區域性銀行的抗風險能力。
在業務發展上,當前區域性銀行面臨利率市場化、制度改革加速、鄉村振興等宏觀環境與機遇挑戰。面對新環境,區域性銀行的業務經營迎來新的調整。存款業務方面,監管著力規范結構性存款、靠檔計息存款、互聯網存款等產品,引導存款業務合規發展。2021年以來,為進一步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,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再次提速,緩釋城(農)商行存款成本上行壓力。貸款業務方面,房地產貸款原為銀行核心業務之一,但在集中度調控影響下增速不斷下滑,存量地產風險也在不斷暴露。普惠金融、涉農存款成為區域性銀行發力重點。
金融市場業務方面,過去城(農)商行曾通過大量配置非標資產,驅動資產快速增長,然而,非標投資存在較大風險隱患,監管對其逐步規范。非標業務規模壓降頗有成效,直接融資成為投資的主要組成部分。資管新規后銀行理財業務凈值化轉型順利推進,城(農)商行理財產品向凈值化轉型成為重要發展方向。
在銀基合作上,近年來城(農)商行與公募基金的雙向合作現象越來越普遍,兩者合作具有多重優點。在投資側,銀行在固收投資領域享有傳統優勢,但權益投資仍是短板,通過與公募基金在投顧服務和資金委外合作,強化權益投資布局。產品側,銀行加大公募基金代銷可豐富多元產品貨架,公募基金在和銀行的代銷合作中,有望借助銀行的渠道優勢,觸及更廣泛的客群,強化自身產品的品牌效應??蛻魝?,銀行與基金合作有利于共筑財富管理生態,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價值陪伴。
此外,金融科技的發展也在助推城(農)商行與公募基金的合作,一方面金融科技有助于豐富客群畫像,“千人千面”實現財富管理精準營銷。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助力銀行與公募基金共建財富管理生態,打造一站式陪伴服務,為財富管理注入“溫度”。
獲取《2022城(農)商行發展白皮書》完整版,請聯系您的機構客戶經理,感謝您的閱讀。
*基金投資需謹慎。投資人應當閱讀《基金合同》《招募說明書》《產品資料概要》等法律文件,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征,特別是特有風險,并根據自身投資目的、投資經驗、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?;鸸芾砣顺兄Z以誠實信用、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,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。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業績,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本基金業績的保證。